一提到红茶的英文翻译,很多人总要提醒,千万不能译为“red tea”,而要按约定俗成译为“black tea”。

然而,日前,在第二十届上海茶博会期间举行的《茶道经》汉英对照版新书发布会上,该书作者、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辉教授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

所谓的约定俗成,不一定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将红茶译为“black tea”,是基于茶叶向西方传播的历史上,长期以来形成的误会。

作为现代人类学的研究专家,李辉教授注重于从DNA探索人类起源与文明肇始,撰写《茶道经》似乎是跨界研究。

但在本质上两者是一致的,那就是在追寻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生物学起源的基础上,推动中华传统文明走向世界,引领文化自信。

在李辉教授看来,中国是茶的发源地,也是茶文化的鼻祖,应当在茶叶的标准及译名上,取得话语权。

因此,《茶道经》汉英对照版中,很多茶叶、乃至中医的译名,和一般汉英词典不尽相同,而是力求正本清源。

因此,如果你发现《茶道经》汉英对照版中,将红茶译为“red tea”,黑茶译为“black tea”,千万不要以为是错了,这正是李辉教授所倡导的回归本来面目!

红茶被称为“black tea”,

源于一个误解

先来看看将红茶译为“black tea”, 这一误解是如何形成的。这其中包含着一段波澜壮阔的世界商贸史。

大约是16 -17世纪左右,中国茶叶开始通过丝绸之路远销至欧洲。

而中国最早出口到欧洲的茶叶种类不是绿茶,而是红茶,确切地说是福建武夷山的红茶。

因此在英文中,有一个单词专门指武夷山红茶,叫 “Bohea”,这个词也是根据“武夷”二字的方言读音创造。

17世纪初,中国大量销往国外的是武夷茶,准确的讲是武夷桐木关地区的小种红茶。

桐木关地区的小种红茶自称为“正山小种”,为为了打击当时假冒的外山小种,特地用桐木关独有的松针或松柴熏制而成,最终形成独特的工艺和风格传承至今。

虽然正山小种的茶汤为深红色,但由于熏制的原因,其茶叶乌黑油润,因而就误打误撞译为“black tea”。

在红茶国家标准英文版中,红茶也约定俗成译为“Black Tea”,例如GB 13738.3-2012小种红茶的国标翻译就是如此。

不少朋友肯定会好奇,既然红茶译为“black tea ”,那么黑茶的英文名称又怎么翻译呢?

黑茶通常译为“dark tea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当年茶马古道为它留下的曼陀铃声依然在回荡。

到了后来,由于世界各国的茶叶种类过于复杂,西方茶叶界根据茶汤的颜色,也就是是否发酵,大致分为“绿茶”和“红茶”两类,未发酵的是“绿茶”,发酵过的就是“红茶”,这就是茶叶二分法的由来。

从茶叶“二分法”到“六分法”,再到国际标准

我国是茶叶的发源地,茶叶的种植、生产、加工、消费始终占全球首位。

但一直以来,我国在茶叶的标准制定方面进展滞后,更不用说没有创立一个全球知名的茶叶品牌。

因此,我国需要从茶叶的标准建设入手,才能进一步取得茶叶品牌与国际贸易的话语权。

1979年,我国茶学高等教育创始人之一的安徽农业大学陈椽教授,在《茶叶分类的理论与实际》文章中,正式提出现代茶叶分类方法,将茶叶分成绿茶、黄茶、黑茶、青茶(俗称乌龙茶)、白茶和红茶六大茶类。

这个分类方法奠定了现代茶叶科学分类的基础,并被广泛认可和应用,但尚未以标准的形式进行规范。

2008年3月,我国正式成立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积极抢占国际茶叶标准的制订权,专家团队先后制订了GB/T 30766-2014《茶叶分类》、GB/T 35825-2018《茶叶化学分类方法》。

在此基础上,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宛晓春教授,作为中国茶叶专家代表团主要负责人,联合来自印度、英国、德国、日本、肯尼亚、匈牙利、斯里兰卡等国的31位茶叶技术专家,按照ISO标准制修订规则共同协商制定,进一步将中国六大茶类的分类体系上升为ISO国际标准。

2023年2月,ISO 20715:2023《茶叶分类》国际标准正式颁布,这标志着我国六大茶类分类体系正式成为国际共识,有力地提升了我国茶叶标准化工作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该项国际标准根据茶叶加工工艺和品质特征,将茶叶分为六种,并且加以细分:

红茶:传统红茶、红碎茶、工夫红茶、小种红茶;

绿茶:炒青、烘青、晒青、蒸青、碎绿茶、抹茶;

黄茶:芽型、芽叶型;

白茶:芽型、芽叶型;

青茶:乌龙茶;

黑茶:普洱熟茶、其他黑茶。

该国际标准项还规定了茶叶加工中极具中国特色的一些关键工序名词术语,如做形、闷黄、渥堆等。

非常遗憾的是,可能考虑到和国际接轨,该国际标准未能正本清源,青茶只列出乌龙茶而没有列出摩锅茶,晒青绿茶指普洱生茶其实富含芳香苷而属于黑茶,也没有将“红茶”的英文名称回归到“red Tea”,还是沿用了国际惯例“black tea”。

而“黑茶”也同样沿用了国际惯例“dark tea”。

《茶道经》:返璞归真,

回归神农时代的医药属性

茶之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世上本无可与中华匹敌者”。

形而上者谓之道。深究茶之理,识阴阳,辨五行,以之统领制茶法,烹茶术,饮茶器,此谓茶道也。

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所指为绿茶)。

可以说,陆羽通过《茶经》将“茶道”赋予了一种专属少数文人雅士的秉性,并就烹煮条件、饮茶礼仪、器具形制要求、过程序列仪式等提出了具体规范,从而把“茶道”变成了一种高大上的“行为艺术”。

然而近年来,世人所见之茶道,往往多好外道,纠结于案席之摆设、宾客之举止、啜饮之规范,甚至无涉于茶之优劣、气之正邪。

在李辉教授看来,中华茶道不兴,在于世人皆以外道为真,流于形式与“艺术”,并且将“外道”视为“正道”之风有蔓延之势。

有鉴于此,李辉教授遍访茶山,觅嘉茗,“辨识茶气之纯正,改善制、藏、烹、饮之技艺,以中华真茶道举之世人,以养世人之体魄”,故撰写《茶道经》。

和茶圣陆羽所著茶文化经典《茶经》相比,《茶道经》既有体例承继,更有历史超越。

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饮品,也承载着经典的中华文化。我们一直说喝茶有助健康,因为茶饮的起源是药用,但茶的健康作用却长期缺乏明确实用的分析总结。

《茶道经》返璞归真,让茶道回归神农时代的价值,回归日常,回归它本来的“医药”(茶本来就是一种草药)属性,以让它在日常生活中服务大众,贴近百姓,发挥更大的祛病、强体、保健的功用。

“一阴一阳之谓道”。

作者将阴阳三才学说、道家文化及传统医学经络理论,贯穿于茶的分类、茶之气脉贯通、茶树栽培、茶叶制作、保存、烹煮以及茶之品鉴、早晚饮茶规范、四季饮茶保健、祛病等实践过程,并运用现代前沿科学方法加以分析证明,从“道”的层面揭示“茶理”、“茶术”之阴阳、“和而不同”的奥秘。

《茶道经》首次揭示了茶叶健康的系统原理,用《易经》、《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的核心原理解释六大茶类的各种性质,用茶的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医学、农学、地理学、气象学等知识来支撑中国经典哲学理论。

《茶道经》中,六大茶类按照“灭活”、“反应”的先后分“阴阳”,再按照反应能量来源分“天人地”,即《易经》所说“三才之道”。

因为这种不同的工艺,六大茶类分别形成了包含酚、酸、胺、酯、苷、酮六类功能基团的芳香族物质,从而有了不同的特性。

这种性质贯穿茶叶的制作、存储、调饮和功效,特别在功效上,根据“三才之道”对应于《黄帝内经》所述人体的三阴三阳经络:太阳绿茶、阳明青茶、少阳红茶、少阴黄茶、厥阴黑茶、太阴白茶,从而有精准对应的健康和医疗效果。

因此,在茶叶饮用选择上要符合《神农本草经》相须相使等原则,也须对应时辰和节气,不可随意拼配。

《茶道经》通过介绍茶的哲学和医学作用,剖析其中的阴阳理念,用实例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将中国古典哲学与现代科学完美结合在一起,实属茶道科学的开创之作。

在《茶道经》中,作者李辉教授行文采用简洁的古汉语句式,典雅精炼,与传统文化中“道”与“经”的表述韵律要求极为吻合,为全球茶文化爱好提供了一个简明读本。

李辉作为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能写出这样一部不同凡响的茶文化著作,也得益于其历史渊源,复旦大学对中国茶学的研究,贡献非凡。

早在1927年,中国第一个茶学系成立于复旦大学,有“当代茶圣”之称的吴觉农先生则是首任系主任。1983年,中国遗传学的奠基人、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创始人谈家桢院士,发起并成立了上海茶叶学会。

而李辉教授,早年亦得著名生物学家谈家桢先生“亲传茶道之理”(亦即茶叶药用原理),从此“茶缘一发不可收拾”,又师从金力院士研究人体奥秘,及至力撰《茶道经》。

《茶道经》中英对照版:

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如前所述,英国的货船曾经为了神奇的东方树叶,不远万里地在中国与英国之间往返。

为了缩短运输时间,减少贸易逆差,英国曾经尝试在本国种植茶叶,却因纬度太高而无法种植,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于茶叶的狂热。

到了19世纪中后期,入侵中国的英国军官发现了红茶的价值,把茶种和技术带到其殖民地印度的大吉岭进行试种,结果取得巨大成功。

而今,印度的大吉岭红茶、阿萨姆红茶,以及斯里兰卡红茶,已经和祁门红茶一道,成为世界四大知名红茶。

英式红茶更是成为英国文化的一大代表,享誉全球。

口味浓郁的早茶和高贵优雅的下午茶,这些以红茶为主,混合着花、果、精油的经典拼配茶,几乎已经成为英式茶的代名词。

而在东方,日本也在中国茶文化的基础上,融入日本的本土文化,尤其是禅文化,形成自己独特的茶文化、茶道精神。

日本茶道是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以和、静、清、寂为核心思想。

日本茶道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茶道的心得、具体道具的使用方法,以及茶道追求的境界。

在茶之外,日本还兴起以和歌行使宣传茶道的风尚,典雅美丽的茶道,配以朗朗上口的和歌,可谓珠联璧合。

而自上世纪后期开始,日本茶道又增加了书法这个新的切入点,构成“茶、诗、书”三位一体的新风流形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学习、借鉴日本茶道,2022年,上海大学出版社组织编译了日本茶道集大成者——千利休等人的著作,书名为《茶语和歌》。

虽然我国是茶叶的发源地,但我国茶文化在全球的地位,和茶叶种植、生产、加工、消费大国的地位并不相配。

为弘扬中国茶文化,挖掘中国历代茶书,2022年,上海大学出版社引进了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出版的《中国历代茶书汇编校注本》(上下),并改名为《中国茶书》,分为五册出版。

《中国茶书》总计收录历代茶书114种,可谓是现存所见茶书汇总中收录最为丰富的编著。

2023年,上海大学出版社又联合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李辉教授所著《茶道经》的汉英对照版。

和《茶道经》中简洁的古汉语句式相对应,其英文翻译简洁、优雅,关键术语力求正本清源,从而为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一个简明读本。

相信《茶道经》的汉英对照版,会推动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引领世界茶文化潮流和趋势,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自信。

《茶道经》作者简介

李辉,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亚洲人文与自然研究院(澳门)院士,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复旦大同中华民族寻根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任理事,中国人类学学会常任理事,上海人类学学会常务副会长。

复旦大学教授、《茶道经》作者 李辉

李辉教授主要研究现代人类学,从DNA探索人类起源与文明肇始,追寻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生物学起源,被Science以《复活传奇》为题专版报道,曾应邀在联合国总部做报告,在Science、Nature PNAS等期刊发表论文300多篇。

李辉教授涉猎广泛、著作等身,除《茶道经》外,还出版有《人类起源和迁徙之谜》、《Y染色体与东亚族群演化》、《来自猩猩的你》、《偒傣话——世界上元音最多的语言》、《复旦校园植物图志》、《Languages & Genes in NW China & Adjacent Regions》、《极简人类进化图解》等科技著作,《岭南民族源流史》等史学著作,《道德经古本合订》等哲学著作,翻译过《夏娃的七个女儿》、《我的美丽基因组》等科学名著,有诗集《自由而无用的灵魂》、《皎皎明月光》、《谷雨》、《紫晨词》、《茶多语》、《十二山》等,翻译梵诗集《德州菩提集》。

李辉教授教学成果卓著,获得“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出版政府提名奖等荣誉称号。

来源:上海大学出版社 泮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