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谚有云:春雨贵如油

春茶 

其实,对于茶而言,春茶更是弥足珍贵。一句“明前茶、贵如金”,道尽了人们对于春茶的推崇和喜爱之情。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春茶,从来都是爱茶之人争抢尝鲜的杯中尤物。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青睐春茶?什么时间追春茶最好?茶品满目繁多,春茶又该如何挑选呢?

什么是春茶?

春茶,一般指由越冬后,茶树第一次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通常,春茶是指当年春季开采到5月底之前采制的茶叶。

春季日照适中,气温较低,昼夜、早晚温差较大,氨基酸的分解速度远低于其生成速度。因此春茶的氨基酸含量最为丰富。

同时,春茶维生素含量也较为丰富,不仅量多,种类也繁,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等大部分人体不可或缺的维生素。

为什么人们青睐追捧春茶?

茶芽经过一个冬天的漫长休眠和养分积累,有机物质充足,加之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分,使得春季茶芽肥硕,内含物质丰富,它的鲜爽度、饱满度都很高。

尤其是头春茶,蕴含了整个春天的精华部分。春茶之色、香、味、韵,都让人品之着迷,欲罢不能,很多茶人甚至以争啖春茶为雅之极致。

春茶是不是越早越好?

春茶不要一味求早。

现在市场上存在一种偏向,认为春茶“以早为喝”、“春茶越早越好”。

尤其是在近几年的茶叶消费市场中,春茶求早逐渐变成一个被热炒的认知概念,然而这个概念却并非完全正确。

万物生长自有它的规律,只有到一定时候才是最佳。如果过早采摘,茶叶的新芽都还没完全展开,有效营养成分累积的不够,做出的茶不但香气偏轻、茶味涩、淡,并且还不不耐泡。

追春茶的正确时间

中国茶区众多,各地气候不一,每个地方的春茶采摘时间都略有差异。

不过了解了春茶采摘的四个时间段(即头采茶、头春茶、明前茶、雨前茶),我们大致就能知道如何在恰当的时间,追寻恰到好处的春茶了。

头采茶是每年第一次对已经达到采摘标准的芽叶进行采摘。因为数量极少,所以头采茶被用来试制成的头一波春茶,品质却不一定是头春里最好的,大可不必盲目地追求头采茶。

头春茶是春季采收的第一批茶叶。对于中国的名优茶来说,头春茶几乎代表的是最高品质,往往是一年中最佳的。但即使是头春茶,不同种类的茶叶采摘时间也不一样。一般来说,高海拔茶区比海拔低的茶区采摘时间晚。

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成的茶叶。

茶树经过了一个冬天的休养,本身物质含量就较丰富,再加上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茶树发芽数量不仅有限且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故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

雨前茶是谷雨前采制成的茶叶。雨前茶虽不及明前茶那么细嫩,但由于这时气温高,芽叶生长相对较快,积累的内含物也较丰富,因此雨前茶往往滋味鲜浓而耐泡。

购买春茶的“秘籍”

看:外形紧结重实

春茶的叶子一般裹得较紧,显得肥壮厚实,有的还有较多毫毛,色泽鲜润,香气浓郁而新鲜。而夏茶和秋茶则叶子松散,颜色暗,香气平和,与春茶有很大区别。


摸:手感重实

购买散装干茶,可以用拇指、食指和中指轻捏,感觉茶叶的干燥程度。如果干爽,说明茶叶质量保持良好;反之茶叶则可能已经受潮。

此外,手摸还可以感觉茶叶的重量,一般茶叶重实内含物质丰富,风味更佳。


闻:香味浓烈持久

春茶冲泡时茶叶下沉较快,香气浓烈持久,滋味醇厚。

以绿茶为例,优质绿茶香气持久,三泡有余香。不会太浓,但细腻幽雅,清雅含蓄,带有炒制或烘制的熟香,类似炒栗子的气味。上好的绿茶会带有兰花的幽香。


喝:味道鲜醇爽口

喝春茶,喝的就是那一口鲜。

经过漫长的冬季,茶树积累了很多养分,加之早春时节气温低,日照不强,茶芽氨基酸含量高,这就是为什么早春茶喝起来鲜醇爽口的原因所在。


世博馆 · 品春鲜



每一个爱茶人应该都有着那样一个梦想,就是尝尽各地的春鲜好茶,然而山水迢迢,或者时间紧促,难以如愿。
如今,上海春茶展就为您提供一个与各地春茶亲密接触的绝佳时机。好茶生于深山,五月齐香沪上。


2021年5月28-31日,第十八届上海国际茶业交易(春季)博览会将在上海世博展览馆隆重举办。届时,来自中国四大茶区和国外的各大名茶汇聚一堂、争奇斗艳,共谱一场春意盎然、茶香氤氲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