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们将在太空驻留三个月之久。
于星空下 饮中国茶
茶为国饮,在太空失重条件下,可以饮茶吗?又该怎么饮茶呢?
“航天员取出太空茶,放进特殊容器并通过加热器加热,插上吸管,一边惬意地饮茶,一边俯瞰着脚下的蓝色星球……”
这幅人类太空饮茶的画面并非凭空想象。早在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中,航天员景海鹏、陈冬接受的一项挑战就是如此。他们将水由下往上注入一个特制的玻璃茶杯,冲泡出一杯普洱茶,景海鹏以头朝下的倒立姿势将茶一饮而尽。
优良茶种 遨游星空
中国是公认的茶之故乡,为促进茶产业提质增效、茶农持续增收、茶区脱贫攻坚,以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云南、福建等重点茶区政府一直致力用现代科技为传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持,而进行航天育种就是其重要的举措之一。
2003年,神舟五号升空,机舱内除了航天员,还有一批进行实验的农作物种子。其中,就有50克来自浙江淳安的茶树良种——鸠坑种。
2007年,神舟七号上搭载的50多种植物种子中,也有云南大叶茶种子。
2011年,6个武夷岩茶品种(肉桂、金毛猴、铁罗汉、奇丹、雀舌和矮脚乌龙)搭乘神舟八号返回式卫星进行航天育种。
2012年,神舟九号上,普洱茶籽同样遨游太空后,顺利回到了家乡。
2013年,神舟十号上,搭载了严格筛选出来的武夷茶优质品种,被命名为“航天大红袍1号”和“航天正山小种1号”。
……
宇宙无限神奇 助力佳茗选育
人们为什么要千方百计促成茶籽的这段旅程?
其实,种子上天的历史渊源比人更早。早在1987年,我国便首次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植物种子。
茶种在太空中遨游,神奇的宇宙环境会赋予种子意想不到的变化。
在太空辐射、电磁、微重力等我们未知的星空环境影响下,种子会发生奇妙的变化。从太空回来的种子,科研人员经过精心选育,最后往往能选育出更高产、抗病能力更强、也更加优质的茶叶新品种。